
隨著疫情有了積極變化,不少企業和員工都開始復工,實行防疫與經濟發展兩手抓。為了保證企業能有序不紊安全復工,2月21日,國務院印發《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企業要切實掌握員工流動情況,并做好每天的測溫和健康監測管理。
指南還特意指出要加強進出人員登記管理,暫停使用指紋考勤機,改用其他方式進行考勤登記,以減少病毒感染和傳播風險。
疫情期間,員工每次進入企業單位或廠區時,都應在入口處測量體溫,體溫正常方可進內。從疫情期間的復工要求來看,測溫槍、測溫儀和無接觸考勤設備成為企業的開工必備。
體溫檢測是防疫的第一道關口,用于快速體溫測量所需的測溫儀主要又分為體溫槍和非接觸式測溫終端。不過面對人數比較多的公司廠房,使用體溫槍進行每天測溫,對檢查人員來說無疑是一項工作量極大的工作?,F在不少公司都使用非接觸式測溫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外測溫終端。

測溫可以靠紅外測溫終端和測溫槍搞定,但許多公司都采用指紋考勤機,在疫情期間被暫停使用指紋考勤機,又該如何實現考勤呢?其實主要還是要從無接觸式這個重點來考慮。
目前,無接觸考勤主要為手機端打卡和刷臉打卡,一些比較高端的人臉識別考勤機甚至帶著口罩都能通過人臉識別判斷出員工身份。同時實現測溫、人臉識別和NFC刷卡考勤,無論是疫情期間還是疫情結束后,都能用作方便快捷的考勤和身份核驗終端,應用在辦公樓宇、住宅小區、銀行、醫院等場所。
紅外測溫終端的好處在于,不用接觸被測者,測溫速度快,避免交叉感染。在2003年非典時期和幾年前非洲埃博拉疫情期間,許多公用場所防疫中都應用到紅外測溫終端。據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司長王偉預計,目前全國全自動紅外體溫檢測儀需求將達到6萬臺。
需要指出的是,紅外測溫儀容易受到風速等因素影響,因此紅外測溫儀應用在戶外可能會影響它的測溫準確度,建議安裝在辦公樓、小區、商場等室內場所使用。